【編者按】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國家“雙一流”建設持續(xù)推進、建設高教強省助力我省“追趕超越”的新形勢下,陜西科技大學六屆一次教職工代表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3月9、10日隆重舉行。校黨委書記潘中偉出席會議并講話,校長姚書志作學校2017年工作報告?,F(xiàn)將校長工作報告全文轉載如下:
各位代表、同志們:
今天,陜西科技大學第六屆教職工代表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隆重開幕了,在這里,我代表學校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自2011年底五屆一次教代會以來,在廣大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全校上下瞄準建設高水平有特色教學研究型大學這一目標不放松,圍繞中心工作下功夫,深入推進“人才、質量、效益”三大工程,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以材料科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為代表的事業(yè)發(fā)展成果累累,榮獲“陜西省先進集體”稱號標志著我校黨建、管理及綜合實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體工會會員及全校師生員工積極進取、努力奮斗的結果。
學校2016年工作總結和2017年工作要點,大會已經印發(fā)給大家?,F(xiàn)在,我圍繞學校的工作談四點意見,請各位代表審議,請列席會議的同志們提出建議。
一、牢牢把握人才培養(yǎng)這個根本
回顧2016年,我校事業(yè)發(fā)展中最大的兩件事就是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和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去年接到省教育廳對我校進行審核評估工作的通知后,學校黨政領導班子高度重視,7月初成立了由潘書記和我擔任組長、其他所有校領導參加的審核評估工作領導小組,并多次召開審核評估工作協(xié)調會議,就有關問題進行了安排部署。整個下半年,全校上下,特別是相關職能部門和各教學單位,集中精力,圍繞審核評估數(shù)據采集、自評報告撰寫、本科教學質量提升計劃等內容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這項工作中,全校師生以審核評估指標體系為導向,查找問題、補齊短板,進一步規(guī)范教學過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特別令人難忘的是12月4至8日,全校師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順利完成了評估專家的現(xiàn)場考察任務,本科人才培養(yǎng)質量得到全面檢驗。最終,專家組一致認為:我校人才培養(yǎng)水平在2016年陜西參與評估的7所高校中名列前茅。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專家們也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我當時在表態(tài)中講到,專家的意見,有的是我們意識到了正在著力改進的,有的是我們意識到了而沒有下決心去改的,有的是我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的。同志們不要以為我是在說客套話,大家可以回憶一下,當時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和我們大家平時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自我感覺是否完全吻合?我們平時經常說,人才培養(yǎng)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陳寶生部長反復講,教學決定生存,其實就是說,教學是我們的飯碗。大家可以捫心自問,在關乎我們飯碗的問題上,對照指標體系,我們在教育理念、規(guī)章制度、體制機制、日常工作等方面究竟有多大差距?我們一些以“嚴師”自詡的教師動不動就給很多學生不及格,究竟符合不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我們往往把講課有板有眼、滿堂灌的教師當做好教師,而這些教師的做法是否符合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要求?我們引以為豪的“三實作風”,是否需要賦予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特征?評估中反映出來的很多問題,都是需要站在更高的層面來認真思考的。
2017年,我們學校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按照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組給出的反饋意見,認真做好整改。這既是上級的要求,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內在需要,也是關乎到我們的飯碗能不能保得住的大問題。至于具體要加強什么、改進什么、解決什么,等到專家正式反饋意見下發(fā)以后,學校再做詳細安排部署。這里,我就評估工作給我刺激最大、印象最深的兩個問題,談談怎么更好地加以解決。
一是進一步整合教育教學資源。我們學校處于經濟欠發(fā)達省份,在財力支持有限的情況下,雖然最近這幾年我們自己加大了對教學工作的投入,但就像審核評估專家組反饋意見所指出的,整體而言,我們的教育教學資源既短缺又分散,既有優(yōu)質教學資源不夠多的問題,更有教育教學資源的開放共享程度不夠高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一個老問題,校內審計已經提出學科專業(yè)投入經費效益問題,屬于已經發(fā)現(xiàn)但沒有下決心改的問題。究竟如何打破專業(yè)、學科、學院之間的壁壘,破除“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障礙?怎么樣在學生之間實行跨班級、跨專業(yè)、跨院系的自由選課,切實使學生可以選到講得好的教師的課,使不認真講課的教師再也不能夠當濫竽充數(shù)的南郭先生?這些問題盡管牽涉面廣,并不能夠一下就全面解決,但卻是需要認真研究并予以切實解決的。再比如新的教學理念所要求的探究式、啟發(fā)式、互動式教學之所以在我們學校難于推行,確實有師資緊缺、小教室不夠等客觀因素制約,但隨著教師引進步伐的加快,二期教學樓中的小教室再也不能按原來“撒胡椒面”的老辦法,平均分到各學院,而應該由學校統(tǒng)一掌握,分配給有能力有意愿實行教學改革的老師進行探究式、啟發(fā)式、互動式教學試點。如果平均分配,盡管實行了小班教學,但仍按滿堂灌的老辦法教學,除了增加老師的工作量以外,學生又能有什么收獲呢?教學改革的初衷和意義又怎么體現(xiàn)呢?再比如,2016年郭校長帶領電信學院拿到了教育部“互聯(lián)網+中國制造2025”產教融合項目,這是要表揚的。我和電信學院及教務部門溝通過,在這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要整合全校力量,創(chuàng)建一個相關院系共享的平臺,使更多的學生受益。今后在教學以及學科、科研平臺申報及建設中,學校要積極鼓勵并大力支持資源共享性平臺建設。在我們這樣一個教育教學資源短缺的學校,只有打破人為的壁壘和障礙,實現(xiàn)資源共享,才能使教育資源效益最大化,也才能實現(xiàn)追趕超越的目標。
二是徹底破解“信息孤島”。應該說,最近幾年學校在教育信息化上的投入是不小的,但審核評估專家反饋意見中,“信息孤島”是專家們提的比較尖銳的一個問題。這也是我們現(xiàn)狀的真實反映,實際就是目前的數(shù)字化校園平臺還沒有實現(xiàn)“共享”。首先,在教學系統(tǒng)內部要優(yōu)先解決這個問題,教務處和體育部兩個學生選課系統(tǒng),給學生造成了極大的不便,今年必須整合成一個。其次,在教務系統(tǒng)和學工系統(tǒng)這兩個主要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之間,特別是在學工系統(tǒng)內部,也都要有效地構建起相應的協(xié)同辦公系統(tǒng)。第三,在學校各部門、各單位內部及相互之間,數(shù)字鴻溝也是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各部門掌握的海量數(shù)據基本上也沒法實現(xiàn)便捷調取和相互使用,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們基于大數(shù)據對有關工作進行研判分析的可能性。所以,進一步優(yōu)化頂層規(guī)劃和通盤設計,破解“信息孤島”問題,是我們今后必須要全力攻堅的一項工作。其實,各部門對于依托信息化開展工作的愿望也還是迫切的,很多部門在2017年的工作計劃里都提到了開發(fā)或更新系統(tǒng)的設想。既然大家都意識到這個問題了,為什么解決起來還這么困難? 相關部門要盡早拿出規(guī)劃來,并認真實施。在這里我只想強調一點,一定要樹立整體思維、統(tǒng)籌兼顧,全校一盤棋,決不能再單打獨斗、各自為戰(zhàn)了。經過一兩年的努力,一定要實現(xiàn)全校數(shù)據在各個必要的工作體系和層面上的互聯(lián)互通、信息共享和業(yè)務協(xié)同合作。
除了這兩點之外,我還想強調一個問題,那就是要積極培育并爭取省級、國家級的標志性教育教學成果。今年是4年一次的國家教學成果獎和2年一次的陜西省教學成果獎評獎年,我們要對符合省級、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申報要求、基礎良好、成效顯著的選題進行重點孵化培育和專項資助建設,切實提升成果的質量和水平,力爭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方面取得突破。這里我想強調的是,各項目負責人之間,一定要以大局為重,實現(xiàn)有效整合。像我們這樣的學校,像我們這樣的平臺,只有真正實現(xiàn)有效整合、聯(lián)合攻關,才有可能拿到大項目,得到大獎項??繂未颡毝?、逞個人英雄主義、在排名先后上斤斤計較,是沒有出路的。
二、著力抓好學科建設這個龍頭
2016年,我校事業(yè)發(fā)展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參與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盡管學科評估的結果到現(xiàn)在還沒有公布,但經過去年上半年扎扎實實的參評,我們很多人都已經熟悉了“師資隊伍與資源”“人才培養(yǎng)質量”“科學研究水平”和“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等學科建設的四個一級指標,有一些同志對其中的一些關鍵性的二級指標也記憶猶新。通過參評,很多教師逐步形成并固化了“以學科建設為龍頭”這一理念,更多的同志已經知道學科建設是什么,為什么要搞學科建設,怎么來搞學科建設。對于我們這一類省屬高水平大學,要把學科建設搞上去有著非常漫長的過程,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但是只要大家有這種自覺性,上下一致、同心協(xié)力,就肯定能搞好。
2016年,或者說在一段時期以來,我校學科建設的最大成績就是,2017年元月,材料科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標志著我校材料科學學科的國際學術影響力大大提升。這在我校學科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是學?!半p一流”建設取得的階段性突破,為全面實現(xiàn)“十三五”規(guī)劃奠定了良好開端。在全省省屬高校里,包括我們在內目前也僅有2所擁有ESI全球前1%學科。當然,材料學科取得這樣的排名,有全校很多學院、很多教師的貢獻,而且由于統(tǒng)計的是前面很多年的數(shù)據,絕不是一時半刻的努力能夠完成的。但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這都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是一件能夠載入我們學校史冊的事情。
雖然2016年我們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當下的現(xiàn)狀是“前有勁敵、后有追兵”,不論是同為省屬高校的理工大、建科大,還是同屬輕工院校的江南大學、天津科大,與他們在學科建設的層級和水平上相比較,我們還有著不小的差距。今年春節(jié)前,教育部等部委聯(lián)合下發(fā)了《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了有關內容,陜西省的實施辦法很快也將出臺??梢哉f,國家“雙一流”和陜西省“四個一流”建設起碼為我們提供了“開放競爭、動態(tài)調整”的機會。即使說在國家的“雙一流”建設中,我們當下或者一段時期很難分到一杯羹,但在省上“四個一流”建設中,我們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我們也應該大有作為。在這種意義上來說,“雙一流”“四個一流”建設對我校而言,既是一次嚴峻的挑戰(zhàn),絕對也是一次很好的機遇。我們學校既曲折艱辛又波瀾壯闊的發(fā)展史告訴我們,面對機遇,錯過了,我們就落后了;抓住了,我們就發(fā)展了。按照省委“追趕超越”的部署,我們追上了、超過了,我們這所老牌“全國重點大學”新的崛起才有光明的未來。
今年在學科建設上有兩項重要任務。
第一,要繼續(xù)堅持內涵式發(fā)展不動搖。按照四年一輪的學科評估慣例,第四輪學科評估我們用的數(shù)據截止2015年年底,第五輪學科評估所用的應該是2016~2019年四年的數(shù)據。2016年已經過去了,距離第五輪評估其實只有3年有效時間了。對照學科評估指標體系,我們的長處和短板一目了然。如何使我們的長處更長,怎樣把我們的短板補齊,相關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各學院要按照相應的要求,全校上下都要鼓舞精氣神、卯足真干勁,擼起袖子加油干、追趕步伐不停歇。各學科、各學院、各部門,要按照倒計時的方式,把任務分解到每一年、每個季度,每個團隊、每個教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不斷揚長補短、不斷增強學科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持續(xù)推進我校學科專業(yè)建設提質量、上水平,才能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發(fā)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越性,進一步匯聚財力、資源、人才等要素,全力支持能夠率先沖擊國家“雙一流”的學科。要貫徹“十三五”規(guī)劃中“固優(yōu)、強特、扶需、重基”的學科建設思路,以局部突破帶動全校學科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要堅持“統(tǒng)籌兼顧”的方法。以學科建設龍頭地位為引領,把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等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培養(yǎng)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的雙贏局面。其實,這也正是國家“雙一流”和陜西省“四個一流”建設的核心要義所在,即通過強化學科建設績效考核,不斷引領高校提高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這里的人才培養(yǎng),主要指的是研究生培養(yǎng)。各位研究生導師要負起導師的責任,做不到每周一次,起碼十天半個月要和學生在一起,研究問題,交流思想,一定要改變讓學生處于“放羊”狀態(tài)的局面。
三要堅持“開放辦學”的理念。關于這一點,既要堅持“請進來”,又要堅持“走出去”。關于“請進來”,各學院各部門要有計劃地引進一批學術大家、基金評委等來校作報告,增進他們對學校和各個學科的了解程度;要積極利用國家外專局重點引智等項目,力爭引進高水平外教來校任教或短期交流;要積極申報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招收留學生工作實現(xiàn)突破。關于“走出去”,今年要繼續(xù)鼓勵專業(yè)教師和科研人員參加高水平國際會議,擴大教師出訪數(shù)量和規(guī)模;要引導更多學生赴國(境)外高水平大學學習交流。
第二,在加強內涵式發(fā)展的同時抓好一級學科點的調整與增設。從全國來說,高等教育正在實現(xiàn)由外延式發(fā)展向內涵式發(fā)展的戰(zhàn)略轉變,許多好的學校由于已經完成了外延擴張,早已聚精會神于內涵建設了。但就我們學校而言,以增設學科點為標志的外延發(fā)展尚沒有完成。沒有一定的數(shù)量作支撐,質量問題就無從談起。一級博士學科數(shù)量上不來,我們的內涵式發(fā)展也將成為空中樓閣,既站不穩(wěn)、也走不遠。據我們得到的消息,今年國家有可能增設新的學科授權點,我們一定要及早布局,統(tǒng)籌協(xié)調,舉全校之力,積極爭取新的博士點和碩士點,盡量縮小與兄弟院校的差距。
我們和同類院校之間的差距,主要是學科建設上的差距。這個差距既表現(xiàn)在整體學科的水平不高上,也體現(xiàn)在重點學科數(shù)量不夠上。我們只有實行外延與內涵并舉的戰(zhàn)略,才有可能完成“十三五”規(guī)劃中關于“我校學科排名的總體水平得到提升,部分學科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實現(xiàn)3~4個學科排名前5名或30%”的目標。要實現(xiàn)這個并不算十分宏偉的目標,以我們目前的實力和水平,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凝心聚力,團結一致,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奮斗吧!
三、不斷強化科學研究這個重點
科研決定水平??茖W研究能力是我們保持長期競爭優(yōu)勢的源泉,也是學校辦學實力的重要體現(xiàn)。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在學科評估四項一級指標中占了兩項,而這兩項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縱、橫向科研。因此,可以說,我們在學科建設上的差距,主要體現(xiàn)在科學研究能力不強上。關于2017年的科研工作:
一是國家級科研成果要有振奮人心的新業(yè)績。2016年,我校高層次科研成果可圈可點,其中:馬建中同志獲得何梁何利獎,成為今年陜西普通高校中唯一獲得該獎項的科學家;我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技術發(fā)明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但是,與部分省屬高校相比,我們在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獎勵上也還有不小的差距。在今年陜西省主持的18個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中,有15項由省內高校牽頭獨立或產學研合作完成,其中建科大作為牽頭單位有1項,石油大作為第二完成單位有1項。反觀我們自己呢,曾經也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種獎勵,但自馬建中同志獲得2010年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以后,最近這些年,就一直再沒有獲過以陜西科技大學為第一單位的國家科技獎了。在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上的成績也出現(xiàn)了一定的下滑。雖然也有一些客觀因素,但這都不是工作沒做好的理由。
現(xiàn)在網絡十分發(fā)達,科研項目及獲獎,不但是一所學校實力的反映,而且對學校的知名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獎項一評出,所有媒體就鋪天蓋地進行報道。所以說,這些獎項就是我們學校的形象。我們學校的社會聲譽如何創(chuàng)建?在很大程度來說就是要依托這些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技成果獎勵的,大家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大的獎項必然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是由廳局級一級一級往上報的,而令我十分擔憂的是,我們新引進的人才由于缺乏積累,在近幾年要獲得大獎十分困難,而我們學校的老同志能夠拿大獎的又不是太多。所以,相關部門和單位要下力氣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形成合力、集中火力,目標到人、精準培育。和教學成果獎一樣,科研成果也有一個資源整合的問題,也有一個排名先后的問題。其實整合在一起得個一等獎,排在第二位的同志,和分散申報各得一個二等獎排名在第一的同志,各種榮譽和效果是一樣的。其次,要拓寬獎項申報渠道。以廳局級獎為例,其實各地市的獎也都是廳局級獎,但大家都習慣于去報教育廳的獎,殊不知教育廳因為有985、211學校參加,競爭要比各地市激烈得多。省部級獎也有這樣的問題,教育部、陜西省的獎要比輕工聯(lián)合會及相關部委的獎競爭激烈得多。各項目負責人要拓寬申報渠道,要主動發(fā)掘,多申報其他部委、廳局、行業(yè)的獎項,同時依托各地市、企業(yè),加強聯(lián)合申報工作。只要精心培育,積極組織,我們在近幾年得幾個大獎,還是有很大把握的。
二是國家基金項目申報立項要有精進不休的新勢頭。2016年,我校獲批國家級項目有所提升。2017年,我們要進一步科學謀劃、強化舉措,既要加強基礎研究,抓好基金的申報;也要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及區(qū)域重大社會需求,認真抓好國家重大專項。這項工作的目標就是:在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方面,2017年,全校獲批基金數(shù)量力爭超過天津科技大學,追趕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國家重大專項的質量和數(shù)量上也要有所突破,不但要有更多的教師參與其中,有一席之地,而且爭取出現(xiàn)我們學校自己的首席科學家。
任務是艱巨的,但也是必須完成的。首先,形勢逼人,我們必須完成這一目標。近年來我們學校在全國的綜合排名一般都在200名左右,但是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shù)量排名上,我們卻比較靠后。這說明,2016年我們進步的比其他高校慢,放在全國的大盤子里看,我們的成績被其他學校更大的進步沖淡了。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其他高校對基金的重視程度比我們高;在我們一些教師中存在的對基金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是十分錯誤的。很顯然,這項工作的排名與學校的綜合實力排名十分不相符。可以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立項數(shù)量這項工作已經拖了全校整體工作的后腿。可以預期,如果我們補上了這項短板,我們的綜合排名會有相應的上升。如果我們達不到這一目標,我們的綜合排名就有進一步下滑的危險。其次,形勢利好,我們是能夠完成這一目標的。大家都知道,經過這兩年人才引進力度加大,我們教師隊伍中補充了將近200名博士及其以上層次的新生力量,這其中有60多位是高水平博士以上的人才。這些新鮮血液的加入,使我校教師隊伍的各項結構指標得到了優(yōu)化,為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活動提供了重要保證。我相信,從今年開始,將是引進人才釋放自身較高水平科研能力的開端,而且,這些新教師的加入,也會分擔老教師的部分教學工作量,使老教師可以有更多精力開展科研活動。與此同時,我們學校的學科帶頭人馬建中、王學川等同志以及周友平、王全義等同志,今年也都進行申報,預計全校今年申報的本子數(shù)量超過280個。所以,對于今年國家基金項目數(shù)量,只要大家切實努力了,達到既定目標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對這一目標的完成充滿信心。
三是社會服務要有實實在在的新成效。2016年,我們繼續(xù)保持了多年來在發(fā)明專利申請與授權方面的強勁上升態(tài)勢,全年新增發(fā)明專利授權813件,有效發(fā)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74件,位居全省高校第三位、省屬高校第一位,發(fā)明專利授權量和有效發(fā)明專利擁有量兩項指標也已經連續(xù)6年位居陜西省屬高校首位,這些成績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十分優(yōu)異的,給學校爭了光。
但是,這項工作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要在提升轉化率上下功夫。去年學科評估指標體系中有一個指標是“社會服務貢獻”,其考核關注的重點是學科的社會服務功能、做出的貢獻以及社會影響。當時在撰寫“典型案例”的時候,許多學科都“捉襟見肘”。其實質問題就是“轉化落地少、服務區(qū)域少、到位經費少”。
為此,2017年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的規(guī)范和管理工作,研究制定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辦法。相關部門要在吃透中省有關高校科研工作一系列最新文件精神要義的基礎上,盡快制定出臺符合我校實際的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辦法,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從而把我校發(fā)明專利授權量和有效發(fā)明專利擁有量上的優(yōu)勢,切實轉化為服務區(qū)域、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動能。
我在這里還要強調一下科研到位經費問題。我要說明的是,關于科研經費統(tǒng)計有多種口徑,按照國家統(tǒng)一口徑,科研經費包括科研事業(yè)費、社會服務和技術轉讓費、縱橫向科研經費等三項。其中,科研事業(yè)費是由單位給的科研啟動費等支出,我校2016年有很大提高??傮w來說,2016年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是處于一種恢復性增長時期??蒲械轿唤涃M大幅度增長,除了縱向項目的貢獻,更要依靠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的橫向課題研究。今年將實行的職稱評審細則,專門列出社會服務類教授,就是為了鼓勵教師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為社會經濟發(fā)展多做貢獻。學校將給承擔社會服務的教師提供更好的條件,使2017年科研到位總經費突破歷史最高值。我對這一點也是充滿信心的。中省都為改進和加強高??蒲泄ぷ鞒雠_了一系列政策,我們學校也被確定為“西安市高校技術轉移創(chuàng)新”5家試點高校之一,我們也和榆林、安康等市簽訂了全面合作協(xié)議,可以說,教師為社會服務的平臺已經搭起來了,關鍵是大家要搶抓這些機遇,切實使科研上水平,為提高我校的整體實力做出更大的貢獻。
四、緊緊扭住人才強校這個關鍵
人才培養(yǎng)中的問題,學科建設中的問題,科研中的問題,以及學校方方面面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人才問題。2016年,在人才工作方面我們堅持引進與培育并舉,一方面,全年投入8000萬元,引進各類人才152人,教師隊伍進一步得到優(yōu)化。另一方面,實施了現(xiàn)有教師學歷、能力提升計劃,積極鼓勵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共有44名教師到國(境)內外高水平大學訪學或開展博士后研究。可以說,這項工作在校內外引起了較大的反響,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師資隊伍力量薄弱依然是制約我校長遠發(fā)展的主要癥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2017年,我們要繼續(xù)深入做好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yǎng)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xù)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盡管2016年我們在引進人才方面有一定的進展,但各學院之間很不平衡。2017年,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加強引進力度,全年預算專項經費1億元,引進領軍人才1~2名,特聘教授3~5名,學術骨干5~8名,青年拔尖人才和博士75名左右。希望教師缺額比較大的學院,切實把主要精力放到人才引進工作上來。沒有人才,學科、科研、人才培養(yǎng)等工作都無所依托,無從談起。在這個問題上,人事處和各學院負有雙重責任,光靠人事處是絕對不行的,缺額比較大的學院要切實把這項工作抓好。今年學校人才引進工作的重點是,要在繼續(xù)引進博士的基礎上,把主要精力放在高層次人才上來,實現(xiàn)戰(zhàn)略重心的轉移。有了高層次人才,再以高層次人才的名義實行全球招聘,可以引來更好的人才。這既是前一段時期人才工作引進中積累的寶貴經驗,也應該成為今后人才引進工作必須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
人才引進是一件非常費時費力的事,也是一件麻煩在現(xiàn)在,利在將來的事,越是高層次的人才費時費力越大,有的人談了十幾次還不一定來。有的同志可能認為,經過2016年大規(guī)模人才引進,2017年是否可以放緩速度?同志們,對于我們這樣的學校,人才引進速度不但不能放緩,而且應該有更大的緊迫感。經過這兩年的引進,我們現(xiàn)有的專任教師總數(shù)雖然有了較大提升,但是按照1:18的師生比要求,除去外聘教師后尚有一定的差距。近期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堅持正確導向促進高校高層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動的通知》,明確指出“不鼓勵東部高校從中西部、東北地區(qū)高校引進人才,支持東部地區(qū)高層次人才向西部地區(qū)流動”。這個問題尚需要教育部出臺政策予以規(guī)范,可見人才大戰(zhàn)已經激烈到什么程度了。拿我們省內的現(xiàn)實來看,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許多和我們相當?shù)母咝6汲雠_了相應的人才引進政策??梢灶A見,一場激烈的人才爭奪戰(zhàn),已經悄然拉開帷幕,放眼全國,特別是省內各高校之間如火如荼的人才搶奪戰(zhàn)將日趨白熱化。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一年多時間所形成的人才引進工作的先機,占據有利地形,在別人尚在制定政策、宣傳政策的階段,乘勢而上,趁熱打鐵,再好好地引進一批人。等到各個高校又都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線上沖刺,給人才的待遇、平臺等因素趨于一致的時候,考慮到我們學校平臺等方面的制約因素,也許將不再有任何優(yōu)勢或者先機可言了。做任何事情都是氣可鼓不可泄,人才引進工作尤其如此。
二是積極實施現(xiàn)有教師“學歷、能力提升計劃”。我們學校現(xiàn)在專任教師的博士化率只有40%多,還有50%多不是博士。當然,我們知道,高校開始大規(guī)模擴招時,為了承擔大量“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任務,我校和其他省屬院校一樣,招聘進來了一些學歷層次不是很高的教師。對這些同志,前一段時間或者說近十幾年來,他們在第一線講授課程,確實為學校,為高等教育做出了貢獻。但是,隨著人才培養(yǎng)要求提高、高等學校其他職能彰顯,這些同志除了講課以外,其他的職能承擔起來有一定困難。這些同志年齡都還不大,扶一把就有可能上一個新臺階。我們學校正是基于歷史現(xiàn)實的考慮,制定了“學歷提升計劃”。從去年的實行情況來看,有一定的效果,全年共有44名教師到國(境)內外高水平大學訪學或開展博士后研究。但也有一些同志,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學歷提升的積極性不高。這項政策既是基于對學校未來發(fā)展的考慮,也是在為這些同志考慮?!吧賶巡慌?,老大徒傷悲”。相關學院要做好規(guī)劃,督促、鼓勵這些同志,有步驟、有計劃地把他們送出去提升學歷。學校今年將支持50名左右青年教師到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高水平博士到國(境)外高水平大學訪學或開展博士后研究,30名左右青年教師到國內高水平大學訪學或開展博士后研究,40名左右青年教師到企業(yè)開展博士后研究或參加工程實踐能力培訓。
同志們,當前,追趕超越已經成為三秦大地最鮮明的主題和旋律。對于我們學校而言,聚焦“追趕超越”、全面增強核心競爭力,也要成為我們學校今年乃至“十三五”期間最鮮明的主題和旋律。全校上下都要自覺地把“追趕超越”作為2017年各項工作的總目標、總綱領和總遵循,搶抓機遇、埋頭苦干,開拓創(chuàng)新、追趕超越,以全面深化綜合改革持續(xù)引領內涵式發(fā)展,以推進“四個一流”建設持續(xù)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爭取早日把我校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謝謝大家!
姚書志
2017年3月9日
(編輯:杜楊)